《运动基因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随时可以起航

  最近感觉比较困乏,担心是每日健身之故。我就跑到图书馆准备借阅有关健身的相关书籍,结果发现了这本书。
  因为自已一直有个梦想,就是练写毛笔字,同时学习英语考研读博,所以借了这本《运动基因——非凡竞技能力背后的科学》。
  曾记得在《刻意练习》一书中,见到过10000小时定律,在该书中列举了莫扎特、伍兹等人事例进行佐证。
  而这本书在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:“10000小时定律”能否成就“天才之梦”?有些国家为何常年包揽奥运会赛跑项目的奖牌?美国NBA在甄选球员时有“隐形”标准吗?运动员的非凡竞技表现缘于天赋,还是不懈努力?天赋与训练各自贡献是什么?两者如何起作用,各自的影响力比重有多大?
  这些问题也深深吸引着我。
  全书中有16章。第一章讲的是威震群雄的女投手芬奇(2004年奥运会金牌选手)的故事,引出了在专业领域的普遍规则:无论使用在音乐还是运动领域,逐渐积累的练习时间伪装成了“天赋”。
  但是,第二章中,作者引用了桑代克的实验,以及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,得出在简单任务中,练习会让人们变得相似,但在困难的任务中,练习通常产生差距。也就是说在下棋、音乐、棒球和网球等运动中,技能的习得,是兼具天赋和训练的结论。
  为了佐证前述论点,作者提出反问:如果积累的练习时间能决定一切的话,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在竞技运动中分男女组了。男人和女人拥有几乎完全一样的基因。但是,也因Y染色体导致少量的DNA的差异,最终会影响男人和女人的训练效果。
  而且,研究还发现,不同人的有氧能力不同,且对训练的响应也不同。总之,“10000小时定律”可能导致人们采取不恰当、低效率的高度专业化训练,对年轻运动员造成伤害。
  调查发现,精英运动员在童年时期的实际平均训练时间少于亚精英群体。直到青少年时期(13-15岁),精英们才专注于某单一的运动,真正开始比拼训练时间。作者认为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精英的天赋决定没有必要过早训练,另一种可能是早期的训练阻碍了精英的发展。早期的专业化训练还可能会让其错过尝试更多项目、找到最适合自己项目的最佳时间。
  该书探讨了基因遗传问题。对于特定种族而言,某类基因是有遗传的。比如“短路工厂”的牙买加人腿长和身高这比,相较于欧洲人就更大。而长跑冠军也注定是肯尼亚人的天下。
  不过,没有任何一个遗传学家或生理学家认为努力练习不重要。没有人认为奥运会选手整日赖在沙发上就能夺冠。因此,最大的影响仍然是来自后天的努力和文化氛围在,而非基因遗传。几乎没有一个肯尼亚顶尖选手的子女也擅长跑步。两个优秀的选手结合所生的后代也不一定比其父母优秀。
  该书的结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训练计划。如果一项运动或一种训练方法没有达到效果,问题或许不在于运动或训练本身,而在于自己本身更深层的原因。当然,我们更不应该害怕去尝试不一样的东西。在很大程度上,参与训练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旅程。
  看了这本书,坚定了自己继续练字和学习英语的信心,说不定我也有艺术细胞和语言天赋呢。大胆尝试,勇于失败,或许会发现真正地自己。
  另外,也让我思考小孩的教育,现在让其多接触和了解更多的技能,不局限于单一的技能培训,更不必强求于某方面能力的提升,说不定他真正的特长和兴趣会在哪一天展现出来呢。